要说那些让人瑟瑟发抖的入侵物种,那可真是太多了!物种入侵这玩意儿,想想就吓人,对咱以后的环境和生活那可是有巨大影响的。今天就来扒一扒那些在中国让人闻风丧胆的入侵物种案例。
首先登场的就是咱们的老朋友——清道夫甲鲶,江湖人称“鱼缸清道夫”。这货老家在南美洲的河流里,结果跑到中国来,把咱们的河流系统搅了个天翻地覆。这清道夫,那生命力简直顽强到逆天,就算变成了“鱼干”,只要有水就能立马原地复活,简直是水产界的“打不死的小强”。
这货主要吃青苔和鱼卵,但它也不挑食,小鱼苗什么的也照吃不误。关键是,这货几乎没啥天敌,刺多肉少,连中国人都很少吃它。结果呢,人家就在中国快活地繁衍生息,泛滥成灾,对咱们本土的淡水鱼的繁衍造成了巨大的威胁。
第二个要吐槽的就是非洲大蜗牛,这家伙听着名字就知道,老家是非洲热带地区。这蜗牛体型巨大,最大能长到20厘米,跟个小老鼠似的,而且繁殖能力超强,简直是蜗牛界的“生育冠军”。它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,凭借着自己体型上的优势,把很多本土昆虫都挤兑得没地方去了。
更可怕的是,这非洲大蜗牛简直就是个“大胃王”,啥都吃,从农作物到花花草草,从草本植物到藤蔓,就没有它不吃的,简直是植物界的“毁灭者”。结果呢,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都被它破坏得一塌糊涂。
最厉害的还得说是红火蚁,这可是个狠角色!它原来生活在南美洲的巴西、阿根廷等地,现在跑到中国来撒欢,主要分布在浙江、福建等南方省份。别看它个头小,身长最多也就7毫米,但人家觅食和繁殖能力那叫一个强,堪称蚂蚁界的“战斗机”。
而且,这红火蚁可是有毒的!它不仅破坏环境,还会攻击人类。要是被它咬一口,那滋味,简直酸爽!轻则奇痒无比,重则休克甚至挂掉都有可能,简直是昆虫界的“毒王”。就连美国人都认为它是全球最危险的入侵物种之一,你说恐怖不恐怖?
其实,像这样的入侵物种还有很多很多,但你知道这些物种是怎么入侵成功的吗?
首先,我们要先搞清楚外来物种和入侵物种的区别。这两种都是物种从其他地方因为各种原因,来到新的地方生存和繁衍的。但不同的是,外来物种也有好的一面,可能会对当地的环境带来好的影响,或者没什么影响;但入侵物种就不一样了,它们带来的影响那可是相当严重的。
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有着非常坏的影响,那么这些物种是怎么入侵到它们现在生活的地方的呢?
中国虽然地大物博,但和外国的交流也越来越多,所以外来物种入侵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。全世界范围内,厉害的入侵物种大概有一百多种,而中国就占了五十一种,一直深受物种入侵的困扰。
现在物种入侵已经不局限于我们肉眼可见的动植物了,像微生物、病毒这些也算入侵物种的一种。外来物种进入中国,主要有三种方式:自然入侵、有意的人为引进和无意的引进。
自然入侵很好理解,可能是风吹来的,水上漂来的,或者小鸟带过来的,也可能是这个生物自己“旅行”过来的,反正主要就是靠自然的力量转移的。
有时候,我们也可能会特意引进一些动植物,用来做不同的事情。就拿植物来说吧,像葡萄、石榴、红薯这些农作物,以前中国是没有的,都是从国外引进的。这样做是为了丰富农作物的种类,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做贡献。
最后一种无意间引进的物种,就是我们本来不打算引进的,但它自己“搭便车”进来了。比如,海面上航行的船只底部经常会附着一些贝类,当船只行驶到其他地方时,就会把这些不属于那里的贝类带过去,然后它们就在那里安家落户了。
如果外来物种在新环境中没有得到控制,开始疯狂繁殖,就会造成物种入侵。那么,物种入侵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?
一旦外来的入侵物种变成了“地头蛇”,就会不断地排挤本地物种,导致本土生物减少甚至灭绝,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,最终影响整个生态环境,后果不堪设想!
比如,上世纪六十年代,中国为了改善环境,引进了一种叫做大米草的植物。结果,这种植物的适应能力太强了,很快就长得到处都是。它们先是把本地植物挤兑得没有生存空间,然后这些本地植物就慢慢消失了。
而且,大米草的叶片很锋利,会割伤动物,所以动物也不在这里生存了。就这样,久而久之,这里就只剩下大米草这一种植物了,动物和人都不会靠近,变成了一片“绿色荒漠”。
也许你会说,物种入侵对地球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。但对于我们人类来说,它和我们的生活可是息息相关的。为了减少外来物种的影响,保护生态安全,我们应该怎么做呢?
首先,当我们去国外旅游的时候,如果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动植物,千万不要因为好奇就把它们带回家。很多物种入侵的案例都是这样发生的。所以现在中国海关对不明动植物的进出查得很严。
总之,保护生态环境,人人有责,让我们一起努力,防止物种入侵,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!